剖析 MID, UMPC, OLPC
分類: 筆電 新品報導 3/10/2008
什麼是 MID ?
MID,這個名詞乍聽之下,可能會以為是 MIDI 電腦合成音樂,或是威爾史密斯主演的 MIB 星際戰警、或是台灣的資策會 MIC,當然,如果要扯上 MIT (Made in Taiwan) 也是有點邊!愈扯愈遠了!言歸正傳,MID 是 Mobile Internet Device 的簡稱,可以翻譯做 "行動上網裝置" (或是 "移動網際網路設備")。
顧名思義,MID 就是一種可以拿在手上直接用來上網的產品。或許網友會說,我的 PDA/智慧型手機也是可以拿在手上直接上網啊! 甚至,Notebook 這種一定可以上網的行動產品,也是可以拿在手上啊!沒錯,這些產品都具備了行動上網的能力。不過,MID 產品還有更嚴格的定義,以用來區別這些已經發展成熟的行動 3C 產品。
提出 MID 構想的,還是 CPU 的龍頭老大 Intel。從最近的新聞可以看到,Intel 還專門為 MID 產品,發展了新的處理器 Atom (參閱: [Intel 迷你處理器定名 Atom],而且還煞有其事的把 Atom 加入了 Centrino 這個筆電大家族。Intel 染指這種迷你型電腦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幾年前就推出同樣也是迷你筆電的 UMPC 架構,不過後來似乎發展的有氣無力,消費者、廠商都不太買單。現在又用 MID 重新出發,雖然也還是屬於超迷你筆電的範疇,不過 Intel 這次把重心放在 "Internet" 上網能力而不是硬體本身,可看到終於跳脫了硬體廠商的窠臼,以實際的應用層面來思考產品的設計方向。
回歸基本定義,MID 必須滿足下列的標準:
- 可隨時、隨地上網(WiFi 或 3.5G)
- 完整且實用的上網能力(例如螢幕不能太小)
- 可直接使用網路工具,如 MSN, SKYPE, Youtube
- 使用簡單,不能太繁雜 (例如像 Eee PC 這樣簡潔的畫面)
- 電池續航力必須夠長
以上面的標準來看,PDA/智慧型手機雖然也是可以隨時隨地上網,但螢幕卻太小,應用軟體也還有待加強。而 Notebook 這種全功能的產品則太複雜,電池續航力更是大問題,因此都算不上是 MID 定義的產品。
那到底怎樣的產品才算是 MID?
###MID, UMPC, OLPC, Eee PC
UMPC 是 Ultra Mobile PC 超迷你筆電的簡稱,其實與 MID 有些部份都非常類似,也同樣都是 Intel 提出的概念。不過,Intel 還是有對這兩個產品進行一些區隔:
功能 | UMPC | MID |
隨時隨地存取網路資訊、服務 | Yes | Yes |
可使用 email, 聊天, 部落格等 | Yes | Yes |
可欣賞音樂/音樂, 玩遊戲, 甚至看電視 | Yes | Yes |
可執行 Office 軟體 | YES | 不需要 |
觸控螢幕尺寸 | 7吋左右 | 5吋左右 |
從以上這個表可看到,UMPC 基本上還是一部完整的 PC,可以執行 Windows XP 甚至 Vista 作業系統,當然也可以執行 Word, Excel, Outlook, PowerPoint 甚至 Photoshop 這些大型應用軟體。但 MID 就不需要這麼複雜,用戶可以掛著耳機隨時聽 MID 播放的音樂、甚至可以邊走邊看 MID 上的 Youtube 影片,不過,大概沒有人需要邊走邊打 Word 吧!這便是 MID 與 UMPC 最大的差異。因此,UMPC 需要更大的 7吋螢幕等級,不然執行 Word, Excel 這些應用程式可能較為吃力。而 MID 就沒有這麼高的規格需求。
UMPC: HTC Shift 搭載七吋螢幕可執行 Vista
還有一個名詞: OLPC 也是相當熱門。大家可以看看 WiKi 百科全書對 OLPC 的定義。簡單來說,OLPC 就是低價電腦,希望可以把成本壓低到一百元美金,讓開發中國家的小朋友也能享受到高科技的樂趣。OLPC 外觀很像筆記型電腦,甚至,還可以用手搖的方式發電(真的很有創意!)。不過,OLPC 似乎陷入了發展的困境,主要是因為成本很難壓到百元美金,參與的廠商都興趣缺缺。再者,老實說,那些開發中國家的網路基礎建設可以想像應該還是很不普及,就算廠商真的能順利生產 OLPC,可是在沒有網路的環境下,這樣的電腦充其量也只是有螢幕的高級玩具而已。
OLPC 架構
因此,OLPC 跟我們要討論的 MID, UMPC 其實並沒有太多交集。倒是華碩的 Eee PC 是個特殊的產品。如果就上面的定義來看,Eee PC 可歸類是 UMPC的一種,只不過華碩不想用 UMPC 這個逐漸走下坡的名詞把自己綁死,而且 Eee PC 的低價策略,與市面上動輒三、四萬元,甚至六萬元以上的 UMPC 差異甚大,甚至有機會來取代 OLPC。這也難怪非洲友邦甘比亞總統來台訪問還專程跑到關渡去參觀華碩的 Eee PC (參閱: [甘比亞總統賈梅指名參訪華碩 Eee PC])。
售價 US$1800 的 Sony VAIO UX (UMPC)
UMPC vs MID vs Smart Phone
我們再回來專注在 UMPC, MID 這兩個難兄難弟。如果從規格上來看,UMPC 與 MID 可用下面的數據來區分,我們也順便把智慧型手機也加進來比較:
規格 | UMPC | MID | Smart Phone |
螢幕尺寸 | 5-7吋 | 4-5吋 | 2.5-4吋 |
螢幕畫素 | 約 800x600 | 800x480 | 320x240或更大 |
重量 | 800g 以上 | 500g以下 | 200g以下 |
網路能力 | WiFi | WiFi, 3.5G | WiFi, 3.5G |
行動方便性 | 弱 | 強 | 超強 |
瀏覽網頁能力 | 強 | 強 | 弱 |
網頁擴充能力 | 強 | 強 | 弱 |
多媒體支援 | 強 | 強 | 普通 |
瀏覽 Office 文件 | 可 | 可 | 普通 |
執行 Office 軟體 | 可 | 弱 | 弱 |
電力續航要求 | 2-3小時 | 5小時 | 4-5小時 |
作業系統 | XP/Vista | Linux | Windows Mobile |
基本上,Smart Phone 是可以放在口袋或掛在腰帶上的薄型產品。MID 則因為螢幕的需求較大(800x480),但又必須考量手持的方便性,因此會設計成 4-5吋螢幕左右(七吋就不太方便手持行動使用)。最大的差別,除了體型外觀外,就是可執行的作業系統能力。UMPC 由於規格較強,可無礙的執行 XP 或 Vista。MID 講求簡易、不需要那麼多的功能,所以會跟 Eee PC 一樣以 Linux 系統為主。至於 Smart Phone 則是使用 PDA 等級的 Windows Mobile,不管在執行速度、程式能力上都遠遜於 UMPC, MID。
###MID 的應用
講了這麼多,讀者們應該對 MID, UMPC 有些較具體的概念與認識。從應用面來看,MID 產品可滿足下列三大需求:
- 上網需求: MID 可滿足用戶隨時隨地上網瀏覽網頁、聊天、收發 email、甚至撰寫部落格。如果搭載視訊攝影機的話,甚至還可以即時連線開會、或是用來拍照、錄影等。
- 娛樂需求: MID 同時也是用戶打發無聊的方便產物。除了用來聽音樂、看影片、看照片外,甚至可以用來看無線數位電視。當然,不可或缺的也必須提供遊戲功能,可隨時隨地打 Game!
- 加值服務需求: 透過網路以及提供加值服務的網站,MID 則可以擴充更多的服務功能,譬如下載音樂服務、地圖功能、美食旅遊資訊服務等等,甚至,也可以利用語音來直接操控 MID。當然,這些基本上都還是屬於 Internet 的一部份,只是 MID 可以讓用戶以更方便的方式來使用。
業界對 MID 的期望是,它是一個你在辦公室、客廳之外最重要的掌上型產品,可以用來彌補手機的不足,但又不會太笨重不方便攜帶。不管是坐公車、做捷運,甚至走路行動中,都可以讓 MID 長相左右。透過 3G/3.5G 或 WiFi 網路,MID 同時也能處理部份的辦公室事務(email、SKYPE、MSN)。最重要的是,MID 必須是省電耐用型的產品,能應付一天外出的使用需求。因此 Intel 才會特地開發了省電迷你但又不失強大功能的新處理器 Atom。
###市場動態: PC 大廠紛紛推出 MID 產品
MID 之所以這麼受到矚目,就是因為此次 2008 德國漢諾威 CeBIT 大展上,正是這項產品大出風頭,各家廠商紛紛推出了最新的 MID 產品。本站從年初開始也不斷有 MID 相關產品訊息報導:
- 華碩發表 UMPC R50, R70 (2008/3/7) (這是 UMPC, 但也很像 MID)
- 技嘉 CeBIT 展出 MID, UMPC (2008/3/3)
- Intel 迷你處理器定名 Atom (2008/3/3)
- Intel 展示 MID, Canmore, Menlow (2008/1/8)
- BenQ 首款行動網路裝置 CES 亮相 (2008/1/4)
- 宏達電發表七吋螢幕 3.5G HTC Shift (2008/1/29)
- 富士通發表 U1010 星鑽黑 (2007/11/30)
- 富士通發表超小可旋轉螢幕 UMPC LifeBook U1010 (2007/7/17)
- 技嘉發表 UMPC U60 (2007/4/4)
- Samsung多款突破性新品 CES 亮相 (2007/1/8)
- ASUS 推出 R2H: 七吋螢幕 UMPC (2006/9/19)
- Sony 發表 $1800 UMPC: VAIO UX (2006/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