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Microsoft Build:AI Agents 開放網路新章
分類: 軟體 新品報導 5/20/2025
微軟年度開發者大會 Microsoft Build 於 2025 年 5 月 20 日登場,主題聚焦「AI Agents」——可自行推理、協作並執行任務的智能代理。藉由「Agentic Web」概念,微軟希望把個人、團隊與企業工作流程串連起來,為開發者與組織帶來更靈活的自動化體驗。GitHub Copilot 已擁有超過 1,500 萬活躍開發者。新版不僅加入異步程式碼代理,還整合更完整的程式審查與部署協助;開源的 Copilot Chat for VS Code 亦同步釋出,將 AI 能力帶進最受歡迎的編輯器。

今年 Microsoft Build(5 月 20 日)不只聚焦生成式 AI,而是把「AI Agents」—能自行推理、分工協作、主動執行任務的智能代理—推上主舞台。微軟將這套願景稱作「Agentic Web」,目標是把個人到企業的各種工作流程,透過一個活躍、開放且可互操作的代理網路無縫串連。以下為重點亮點與深度解析:
GitHub Copilot:從「左右手」升級為「共事夥伴」
覆蓋面再擴大:活躍開發者突破 1,500 萬,Team/Enterprise 方案滲透率持續攀升。
異步程式碼代理:新版引入 asynchronous agent,可在背景完成重構、測試生成與安全掃描,待程式員回到編輯器時,結果已整裝待發。
一站式模型治理:GitHub Models 內建 prompt 管理、輕量評測與權限控管;團隊可在 Pull Request 流程中直接 A/B 測試不同模型,避免「黑盒子」效應。
全面開源整合:微軟釋出 Copilot Chat for VS Code 原始碼,並提供 UI 元件與範例插件,利於社群客製新工作流。
為何重要? 過去 AI 工具多停留在「代碼自動補全」。現在 Copilot 能協調獨立子代理,將測試、部署、Code Review 等瑣事一口氣處理掉,程式員得以把注意力放在 Architecture 與產品策略,生產力曲線因而重新被拉高。
Windows AI Foundry:PC 端本地模型的全流程平台
端雲協同:開發者可在本機以 Foundry Local 微調開源 LLM,完成後一鍵發佈到 Azure 或直接打包進客戶端應用。
統一 API:視覺與語言任務(如 OCR、文字生成、圖像描述)共用一套推論介面;跨語言專案不再需要切換 SDK。
硬體優化:整合新一代 NPUs 與 DirectML,加速 ONNX Runtime;在支援的筆電上可離線推理 7B 模型並保持全天候電量。
為何重要? 大模型雲端呼叫雖方便,卻受限延遲與隱私。Windows AI Foundry 對 Edge 與桌面應用開發者而言,等於在「CPU/GPU/NPU」之上再蓋一層 AI Runtime,大幅降低部署門檻。
Azure AI Foundry:模型、工具與治理一次到位
模型超市再擴編:把 xAI 的 Grok 3、Grok 3 mini 加進 1,900 + 的模型池;微軟代管→企業僅為用量付費。
Model Leaderboard & Model Router:前者展示基準測試分數,後者可動態依任務特性(長上下文、程式生成、視覺推理等)選最好的一支模型;開發者省去頻繁切換。
Foundry Observability:在單一儀表板監看吞吐量、Token 成本、風險警訊與回應時間;並能逐句 Trace 以利審計。
Azure AI Foundry Agent Service:多代理協作的大腦
單一 SDK,整合 Semantic Kernel 與 AutoGen:開發者呼叫同一套介面即可部署搜尋代理、數據分析代理、撰稿代理…彼此藉 A2A(Agent-to-Agent)互發訊息完成複雜流程。
支援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代理之間交換上下文與授權更安全;可跨平台調用 Dynamics 365、Power Platform 與第三方 API。
安全強化:Entra Agent ID 會為每一個 Agent 自動簽發獨立身分,搭配 Microsoft Purview 進行資料分級、存取審計與風險評估報告。
Microsoft 365 Copilot:從「通用助手」到「垂直專家」
Copilot Tuning:企業透過低程式碼介面導入專屬資料集與指令範本,不懂 ML 也能培訓客製模型。
Multi-Agent Orchestration:在 Word 擬稿、Excel 建模、PowerPoint 製圖三個 Agent 可分頭作業,最後自動合併為投資簡報。
法律與醫療範例:律所可打造合規條款撰寫 Agent;醫院則能即時擷取病歷重點生成診斷摘要,降低行政噪音。
推動開放標準:MCP 與 NLWeb
MCP 全線佈署:微軟與產業夥伴成立指導委員會,並提出更新的授權規範,支援公開與私有 Registry。未來 Agent 存取服務將如同 OAuth 2.0 一樣常態化。
NLWeb:欲成為「Agentic Web 的 HTML」。網站只要暴露語意端點(可掛在現有 CDN 上),即可被任意 Agent 索引、讀寫或觸發工作流程。
Microsoft Discovery 平台:AI 加速科研
研發管線自動化:整合高通量實驗、分子模擬與文獻摘要代理;藥物候選清單生成速度可縮短數週。
永續場域:在氣候模型與材料科學專案導入 Agentic AI,研究人員得以快速驗證假設,並在模擬與實驗數據間來回收斂。
小結
今年 Build 的關鍵訊息很明確:微軟非但要在雲端提供最大量的模型與運算資源,也要把「AI 代理」這個概念下放至桌面、瀏覽器甚至科研實驗室,並以開放協定(MCP)與新語意標記(NLWeb)讓不同來源的代理互通有無。對開發者而言,從模型訓練、代理組裝到治理稽核,現在都能在微軟生態系內打一條龍完成;而對企業與研究機構來說,生產力與創新速度則有望邁入下一個臨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