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須智慧,拒絕亂放生

分類: 其他 新品報導   5/25/2025   編輯部


行善,首重「不造惡」。若一個看似慈悲的舉動最終導致生靈受苦、環境受損,那便淪為惡行,而非善行。許多人誤以為將魚鳥購入、誦經後放回自然,就是積德放生;卻忽略了三大現實——

1. 生態失衡
外來物種被突然投放到陌生水域或山林,可能競食、傳病,衝擊原生種,甚至掀起整條食物鏈的崩潰。

2. 動物受苦
市場販售的魚鳥長途運送早已元氣大傷;草率放生往往因水質不適、氣溫驟變而大量死亡。表面「救命」,實際卻變相「放死」。

3. 助長黑市
放生需求刺激捕捉與走私,形成惡性循環:你買 – 商販捕 – 你再放 – 商販再捕,讓更多生命陷入牢籠。


因此,「行善道就是不行惡道」。若放生引發生態破壞、傷害動物或其他生物,那就是惡道,絕非行善。真正的護生應該是:

1. 戒殺與減少肉食:不製造需求,自然減少捕獵。
2. 支持保育與救傷:把資源投向專業復育、野放計畫。
3. 推廣環境教育:讓更多人了解「隨意放生=害生」。

慈悲不只是一念衝動,而是以智慧衡量後的負責行動。願我們都能以不傷害為前提,讓善意真正成為眾生的福報,而非災難。

參考自由評論網: [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355632 ]


相關文章:

孔子姓甚麼?  [6/13/2025]
台灣少子女化對策計畫:方法有效性評估與增量型工具建議  [6/6/2025]
美國的「逐客」措施與李斯諫逐客書  [5/29/2025]
[「擇法善思林之蘭室藏津」的緣起]
確定代表綠營挑戰中市百里侯 何欣純獻3大感謝
台灣大賽》史上首次!兄弟前兩戰主場皆完售、合計8萬人
胞妹涉人頭助理 林岱樺:盼真相水落石出、黨內公平初選
屏東美術館轉型為地方文化館 藝術展覽更多元化
「斬首賴清德」館長離開刑事局往新北檢複訊 稱不知羈押與否、去了再說
警用警報器出包? 新北議員曝廠商稱疑遭競爭對手裝中製電路板
公雞帶小雞邀請賽》連騼森四洞延長賽驚險衛冕 鍾春興、陳秉承各組封王
養老鼠咬布袋!宅配員侵吞23萬貨款 分期賠償獲緩刑
第二家低軌衛星要來台了 遠傳:加速與Kuiper低軌衛星在台商轉
直播喊「斬首賴清德」今赴刑事局說明 館長:羈押就破紀錄了
足球》重視選手、教練的聲音!運動部再提對足協3點要求
《聽海湧》遭藍委稱「毀人名節」大砍預算!金鐘入圍14項 導演吐心聲
遭控掏空艾康明生技 董座林志明反擊:副董偕桃市藍議員勒索6.2億
戰清白!扛4大箱赴廉政會 林岱樺:檢方刻意漏列有利證據
全台最大客家祭典正式啟動!台北客家義民嘉年華25至27日舉辦
[擇法善思林之蘭室藏津]